接下来的三年里,双方在北部边境展开了持久战。金兀术充分发挥了神臂弓的优势,密集的箭雨令蒙古骑兵无所适从。每当蒙古骑兵如潮水般冲锋,金军便以箭矢迎战,令沙场一片血海。然而,蒙古军队同样韧性十足,合不勒汗屡屡变换战术,采用迂回包围和小规模突袭,扰乱金军的阵型和补给线,金国士兵虽然勇猛,却也逐渐疲惫。
金兀术不愧是老谋深算的将领,他深知战争并非一味的硬拼,反而更需策略与智慧。在这三年的战斗中,金兀术不断调整战略,迎接蒙古军的变化。他没有被长时间的消耗战压垮,反而凭借极高的指挥艺术,稳住了局面。
2. 床子弩的威力与蒙古的应对
1146年,金国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股新力量。金兀术从中原调来了宋人发明的床子弩,这一军事创新迅速引起了敌人的注意。床子弩拥有极远的射程和强大的杀伤力,成为金军对抗蒙古骑兵的一大武器。
床子弩的威力让人叹为观止。这些庞大的弩机一到前线,便如巨兽般伫立,随时准备发射致命的箭矢。每当蒙古骑兵横扫而来,弩机便会响起轰鸣声,成群的箭矢飞射而出,猛烈地撕裂空气,直击敌人,甚至连蒙古马匹也难逃一劫。金军士兵的士气因此大振。
然而,合不勒汗的智慧并未因此受挫。尽管床子弩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,但他并未急于放弃。他很快改变战术,转而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术,让蒙古骑兵分散成小队,突袭金军的薄弱环节。这种分散作战的方式削弱了床子弩的集中杀伤力,让金军的弩手难以对敌人形成有效打击。
面对新的局面,金兀术和他的军队开始陷入困境。蒙古骑兵小队迅速出击,快速撤离,使得金军难以追踪和反击。床子弩的优势,在这种分散作战下无法充分发挥,金兀术深感局势的复杂和严峻。
3. 战争的转折:金国的内忧外患
进入1147年,金国已经深陷战争泥潭。长时间的战争使得金国的军队在疲劳中勉强支撑。与此同时,金国内部的灾难也不断加剧。连年的干旱,接踵而至的蝗灾,令国家经济几乎崩溃。田地荒芜,粮食匮乏,百姓疾苦。国家的根基开始动摇,朝廷面临空前的内外压力。
在这种情况下,金国的领导层开始重新审视战略选择。经过深思熟虑,金国决定派遣使节前往蒙古,与合不勒汗进行和谈。此举体现了金国在现状下的战略调整,尽管和谈意味着做出重大政治妥协,但金国已经别无选择,战争的持续可能导致更大的灾难。
和谈的过程异常复杂且充满了政治博弈。金国在谈判中承认了蒙古的地位,正式封合不勒汗为蒙兀国王,这是金国对蒙古国王地位的公开认可。合不勒汗则答应暂时停止对金国的侵扰。这个协议看似为金国带来了一时的安宁,但金兀术深知,和平背后依旧暗藏变数。
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,金兀术开始着手加强防御。他命令工匠和士兵日夜修筑防线,构建坚固的城墙和壕沟。这些防御工事的建设,不仅能抵御蒙古的再次侵袭,也为金国的未来安全提供了一线希望。
4. 金兀术的末路与完颜亮的野心
1148年,金兀术的生命走到了尽头。曾经雄姿英发的他,在完成《太祖实录》后,悄然离世。虽然金兀术的去世对国家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但在他逝世后,金国的历史进程似乎没有留下多少回响。金兀术这位英勇的将领,未能亲眼见证他所构筑的防线所带来的平安,几乎被整个金国遗忘。
然而,金兀术的死,标志着金国政治风云的剧变。完颜亮,这位野心勃勃的王族成员,通过一系列手段,成功篡夺了金国的权力。完颜亮对金兀术家族一直心怀不满,继位后,迅速展开了对金兀术家族的打压。
完颜亮首当其冲地对准了金兀术的儿子——完颜亨。一次,完颜亨的家奴六斤因与其妾发生不正当关系而被捕,为了保命,六斤将完颜亨诬告为谋反者。尽管这一指控毫无根据,但在完颜亮的操控下,最终导致完颜亨被迫自尽。金兀术家族的一位年轻才俊,就这样陨落。
5. 金兀术家族的悲剧
完颜亮的铁腕政策并未停止,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逐步剥夺了金兀术家族的所有权力与财富。金兀术的女眷被强迫进入后宫,家族的男丁被软禁或流放,金兀术家族的财产也被没收。
金兀术家族的其他成员,也没能逃脱命运的阴影。他们或被陷害叛国,或被指控谋反,最终都走向了悲惨的结局。曾经在朝堂上风光无限的家族成员,如今只能在绝望中等待自己的终结。完颜亮的阴谋彻底摧毁了金兀术家族在金国的地位,使其成为历史的尘埃。
金兀术家族的衰败不仅仅是一次家族的悲剧,它也象征着金国政局的动荡不安。一个时代的辉煌与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